赴美开学季,近期BHE留学小编收到很多同学这样的咨询:现在在美本Top30的学校,想要转到Top10,有什么建议吗?对于这个问题,今天就为大家具体解答一下。
首先要将Top10分为三类来看,当然由于美本排名的变动以及并列排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普遍意义上我们会认为Top10有12所学校。
1)类的学校有五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本申请的金字塔“哈耶普斯麻”,即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这五所学校的转学录取率会显着低于他们的本科申请录取率,主要是因为这五所学校在转学中几乎不怎么录取学生,所以如果想冲击这些名校的学生,几乎只能靠直接的新生申请。
2)二类的学校也有五所,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和杜克大学,这五所大学的共同特点是转学录取率略低于本科录取率,但不像类大学一样转学录取率显着低于本科录取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大学里虽然转学录取率没有显着低于本科录取率,但除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会招百人多的转学新生,其他三所大学招的转学生实际上都在35以下,甚至加州理工大学2020年只招收了6名转学学生,所以实际上第二类大学里面也只有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会招收较为多的转学学生。
3)第三类大学就只有西北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所,这两所大学的共同特点是招收转学生人数多,转学录取率高于本科录取率。特别是西北大学,不仅转学录取率要显着高于本科录取率,甚至转学录取的学生人数会大于300人,比如2020年西北大学就录取了367名转学生,远高于Top10 录取人数第二多的宾夕法尼亚大学(205)。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作为Top30的大一新生如何转到Top10,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标化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标化成绩仍会成为转学学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毕竟在阅览申请材料的时候,大学只收到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在校成绩,而且通常情况下,学生们都会选比较基础的课,所以有的时候在不太好判断大一上学期较高的绩点是否能真实的反应出学生的时候,一个不错的标化成绩能够打好辅助。
那么由于大一转学的这个特点,普遍意义上我们会认为大一转学Top10需要一个跟本科申请阶段录取Top10同等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即托福109+,SAT1530+/ACT34+。同时,如果高中期间取得了优异的AP/IB/A-level成绩,也会有一定加分,但是这部分的成绩重要性是远远低于标准化考试成绩和大一在校成绩的。
2. 大学在校成绩(GPA)
不论是大一还是大二的学生,在校成绩都是转学申请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些大学,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即使学校在官网上建议学生的GPA应该高于3.5,但是实际录取的学生几乎没有低于3.9的GPA。因此我们会建议想申请前10学校的学生保持3.9及以上的GPA,GPA越高越好。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大学在校GPA是所有申请材料中最最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够申请学校的档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高本科GPA是一个人过好大学生活的重要表现(当然不是唯一表现)。美国大学的招生官显然更熟悉也更相信自己国家的大学系统,所以不同于高中阶段的申请,招生官面对五花八门的高中,只能将校内GPA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在大学转学阶段,大学GPA可以说在申请过程中占据了50%的因素。
因此大一想申请转学的学生,应该在学期全力以赴的在校内课程中拿到高分,努力追求3.9+。
3. 选课
与在校成绩息息相关的,就是选课。通常情况下,一门课的评分标准、难度以及授课教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最后能拿到什么样的成绩。我们会建议学生在选课前到rate my professor,或者学校官方的评价系统里去看看每一门课,以及任课教授的评价。在学期之初,仔细的看一下每一门课的学期安排以及作业量,确保自己不会遇到给分严苛的教授、过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课程、以及难以完成的作业量。
选课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同样的绩点,不同的选课,会给招生官留下不一样的印象。对于选课来说,有如下几点建议:
,选择和自己打算的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当你在申请中想告诉招生官你对某学科真的是很了解、很感兴趣,未来真的打算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和这一领域相关的课程。
第二,选择自己好拿分的课程。正如我前面所强调的,gpa是转学的本钱,如果没有高的绩点,即使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或者是找其他借口都是徒劳的。
第三,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高阶课程。招生官通常很难去判断你所上课程的难度,所以课程前面的编码通常是它们参考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美国大学会把大学的课程用100/200/300/400来做级别的标注。100级别为基础课程,通常情况下意味着课程难度不高,拿A的几率看上去会大一些。400级别为高阶课程,通常是大四的学生才会选修的课。200/300可以理解为中阶/进阶课程,相较于基础课程有较大的难度提升。
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的课程,学生必须上完规定的几节100级别的课程才能上高阶课。对于一些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比如文学、历史等,100级别的课程并不是必修的,而且一些200/300级的课程,如果有较好的英语底子和愿意给高分的教授,作为大一或者大二的学生是有希望在课程中拿到高分的。
对于这样的课程,我们也会建议学生去选,因为会给成绩单增色不少。即便课程可能真的没有很难,招生官也会因为你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去挑战高阶课程而留下好的印象。
第四,选一些小课。对于一些在公立大u的学生来说,很多的基础课程都是几十上百人的大课,教授几乎不认识任何在班里的学生,哪怕是那些最后能拿A的学生。为了能够便于要到转学的推荐信,我们建议学生适当的选择一些规模较小的课,能够与教授有一定的互动。
4. 推荐信
推荐信对于转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般需要2封,需要本科在读学校的授课教授来写。推荐信是对学生学术水平和在校表现的最佳佐证,如果教授愿意为你写一封丰满的推荐信,将你的性格、学术能力、在校、甚至是课外的活动都涵盖进去,将很大程度上助力转学的申请。
然而,想要教授为你写出一封出彩的推荐信并不容易,这需要他本身对你的肯定和了解。对于一些文理学院的学生,由于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小班制,要到推荐信不是难事,但是对于一些大U的学生来说,要到高质量的推荐信是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一定要和至少2门授课教授搞好关系,经常去他们的Office Hour。
现在由于疫情部分同学还需要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和教授常用邮件沟通,甚至可以约教授进行Zoom Meeting,多去表达自己关于课程的想法,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讲一讲自己最近做的一些活动。
在申请季的学期开始前,可以给教授写一封较长的邮件,清楚的表达出自己想转学的意愿、理由,并且可以提及一些自己和申请专业相关的活动或者为转学所做的准备。这样,教授会有比较多的素材,去为你写出一封漂亮的推荐信。
5. 活动
活动规划在申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已经经历过一次本科申请季的同学深有体会。在转学中,活动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新生申请,转学的活动要做的更加有针对性,即要更加和自己的申请专业贴合。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学生在转学的学年里做3-4个课外活动,其中最好有2个是和主要申请的方向相关,另外的1-2个可以和自己的兴趣相关。如果是大一的转学生,可能还没有时间完全熟悉学校,那么我们建议学生延续做高中的活动,比如高中自己发起的志愿者活动、运营的公众号等。但是综合来看,应该至少有一到两个在大学做的活动。因为学校会喜欢愿意为自己的集体作出贡献,或者有所付出的学生。
目前由于疫情,很多学生对于课外活动这方面会感到头疼。对此,我们建议学生们合理的利用国内和互联网的资源开展活动,比如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做独立研究写成小论文,在微信公众号、bilibili、知乎等平台,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一些作品,利用自己所在地区的资源,做一些义工、实习等。
最后学霸君想说的是,转学是一段比较辛苦的旅程,有欢喜也有悲伤。绝大多数准备转学申请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大一新生申请是失败的、或者多少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显然,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面对转学的结果。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付出就有收获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对于转学Top10来说,除了成绩、活动、推荐信等申请材料外,运气仍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因此纵然许多同学转学的申请可能比大一新生申请时准备得更充分,但仍有一定的可能会迎来失败。
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学会注重过程的所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学只是一个人正规学术生涯的终点,但却是人生的新起点。学会接纳一切结果,并不断努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也是大学希望能教会你的重要一课。
感谢BHE的全面辅导,让我在大学申请中游刃有余。他们深入了解我的文学与艺术背景,通过优化我的个人陈述,使我成功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录取。BHE的指导不仅仅是关于入学申请,更是关于塑造我个人品牌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期待在康奈尔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四年时光。 - 康奈尔大学Z同学 文学与艺术专业
Monica N Brown
Barry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