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是以人名命名的,以为都是以城市/州来命名。
其实,这些可以冠名大学的人物都不仅仅只是“捐钱捐楼”那么简单。
这背后,可是一个个有趣/感人/令人惊叹的故事。
1
斯坦福大学
最知名的故事莫过于斯坦福这个名字的历史来源了。据说小斯坦福 Leland Stanford Junior 于 1884 年在意大利病逝,当时才 16 岁。在他死后,老斯坦福父母为了纪念儿子,决定在加州资助一所大学或是一所博物馆。
在此之前,斯坦福夫妇还走访了很多知名的校方,还包括时任哈佛大学的校长 Charles W.Eliot。
Eliot建议他们创建一所大学,毕竟当时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如今这样普及,新开一所大学可以帮助提升青少年教育。而且,当时的斯坦福夫妇地位显赫,老斯坦福是当时的加州州长,又是铁路大亨,受各方礼遇,只是拿出资本的冰山一角(500万美元)就足够了。
所以,斯坦福的官方校名其实叫做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典故,光看名字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野鸡学校呢?
2
哈佛大学
故事开始于 1637 年冬,出身于普通家庭的约翰哈佛 Jhon Harvard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当时这位 29 岁的哈佛毕生的梦想就是成为查理斯镇教堂的助理牧师。可惜不到一年,哈佛就患了严重的肺病。
临死前,他将自己的一半财产――780 英镑和 400 部图书,捐给了河对岸那所新成立的学校。
你可别小瞧这几百英镑,那可是 400 年前的事情了。哈佛的捐赠是该学院成立以来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是当年该校全年财政拨款的两倍不止。为表达感谢,校方将这所没有正式命名的学院称为哈佛学院。
毫无疑问,哈佛能够成为全世界知名的学校,就是源于当年的这笔“巨款”。
3
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的冠名故事更复杂:1764 年,大学创立于罗德岛,后搬到现在的校址。新校址的八英亩地是由 Moses Brown 和 John Brown 两兄弟花 200 多英镑从印弟安人手中买来的。这两兄弟还有一位哥哥叫 Nicholas Brown,创立了 Nicolas 公司,后由他的儿子 Nicholas Brown Junior 接管。
1803年,时任大学财务长的 Nicholas Brown Junior 提出捐资5000美元获得大学冠名权,之后又陆续捐了总共将近 160000 美元,这在十九世纪初算是一笔巨资。他还撇清了大学命名权与捐了八英亩地的奴隶商贩 John Brown 无关,此举完全是为了纪念Nicholas Brown。
所以,这是一个有钱人拿到了大学命名权的故事。
4
卡耐基梅隆大学
以人名命名的还有卡耐基梅隆大学,由工业家兼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于1900年创建,当时名为卡内基技术学校,在 1912 年的时候才改名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始向以研究为主的美国重点大学转变。
这位卡耐基不是那位写各种卡耐基人际关系学畅销书的戴尔卡耐基,而是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1901 年,卡耐基钢铁公司生产的钢铁已经占全美钢铁销售总量的 25%。
不过,他对财富的态度和行为更让人有所启发。他说“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于是,从 1901 年开始,卡耐基把财富以各种方式捐赠社会,兴办图书馆 3500 座;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耐基大学”之后,又在美、英各地捐款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总额达 9000 万美元。在随后的几年里又设立了各项基金和奖学金。1911 年的时候,卡耐基把仅存的 1亿5 千万美元设立了卡耐基公司,继续这项捐款工作。
5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最初建校的时候名叫学院学校 Collegiate School。在 1718 年,富商伊利胡耶鲁 Elihu Yale 把他的一批商品捐献给了该学院,这批商品在当时价值 530 英镑,是非常多的一笔巨款。因此,该学院就以富商的名字命名为耶鲁学院,这就是耶鲁大学的前身。
但这事儿里面还有另外一个人物被大家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我们可以叫他冤大头(哦不是,是叫耶利米达默 Jeremiah Dummer。他是一名政治家,很有学问的那种,是他安排了耶鲁的捐献。在当时,坊间普遍认为达默才是那个对学院作出做大贡献的人。
然而学校不希望以“达默学院”命名,因为 Dummer 的谐音是“dumb”(笨),所以最后只能以耶鲁来命名。
就这样,达默因为自己的名字而错过了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
BHE的团队为我提供了专业而贴心的指导,确保我的高中成绩和申请文书在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时都能够充分展现我的潜力。他们的精准分析和精心设计的培训计划让我成功地获得了MIT的录取通知。我感激BHE为我提供的无私支持,使我能够在未来追逐我的工程梦想。 - 麻省理工学院L学生 工程专业
Constance McGreevy
Caden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