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录取后的签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能不能来美国就看面签能不能过。秋季学期已临近,很多同学和家长来咨询签证问题。随着疫情后的大使馆重开,我们时刻都在关注着签证的形势。很多人对面签有着五花八门的解说,今天来盘点下五大经典谣言,希望能对正在准备面签的你有所帮助。
谣言一
有拒签史=终生拒签?
拒签了=终生拒签?这类谣言我听过很多次。许多学生次面签时,因为没有经验和准备不足,导致面签过程中发挥失常,被拒签。此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处于非常沮丧和担忧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找准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确实存在之后再次被拒的可能。
这时候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要冷静下来,全面复盘,分析拒绝理由,对症下药,只有根源上解决了上次拒签的问题,补充相关材料或积极准备应对内容,才有希望获得美国签证。另外美国签证有一套避嫌原则,通常第二次签证将由另一位签证官来处理,这就是为了防止次的误判给申请人带来的偏见,对于二次签证来说,他更关心的是你这次申请的变化,以及老生常谈的有无移民倾向。
谣言二
签证成功与否要看签证官的心情?
因为美国签证是采取申请人和签证官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自然会给人一种主观因素比较大的感觉,导致申请人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运气。客观来说,这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其他国家审核材料的过程中,也无法保证100%的客观性。所有签证官都需要非常专业、敏感并且对签证政策有透彻的了解。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不能指望这点小运气就过于自信去签证,大部分的签证官对待进入美国国土的人还是都保持怀疑态度,才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是否符合拿到签证的要求。申请人需要完善准备可能涉及的沟通内容,针对自己的情况分析签证官可能会问及的内容,提前想好应对方案。并且需要提供全面细致的面签材料和多次的模拟练习,才能把握住机会,顺利获得签证。
谣言三
签证数量有定额?
所谓的签证“定额”是假的!美国大使馆签证处专门开会辟谣指出:中国学生获得签证的数额是没有限制的,正常F-1签证申请通过的几率很高,被拒签的学生一定是在申请中某环节出现了问题。申请者需要仔细准备申请材料以及面签问答,避免因为细节没准备好被拒签。
谣言四
签证存在容易拒签的姓氏和地区?
先聊下容易拒签的姓氏,签证官的日常工作量差不多在100人次,面签时间非常有限,平均1、2分钟一个case,需要极快的处理速度,极强的判断能力,才能当场审理当场获批。所以正常情况下有没有机会做自我介绍呢?签证官好像并没有时间关心你姓什么。因为更多的时间都在关注申请人的身份背景信息,是否符合拿到签证的标准!
再来看容易拒签的高危地区,各大旅游社每年都会出炉新的高危拒签区域,为了给客户定级,为了更好的市场化运作,这其实是种常用的销售手段,针对的也是别有目的的人群,这类人群不管在哪个地区都是高危人群,是一场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游戏。游戏外的我们只要遵纪守法,问心无愧,申请的签证符合赴美目的,积极应对,相信专业的签证官会明察秋毫,让我们和那类人群区别开,欢迎我们去美国观光学习。
谣言五
五大使馆签证通过率有排名?
签证官接受同样标准的上岗培训,每三个月在各个地区使馆轮岗,怎么能做到在北京就通过?成都就拒签呢?所以签证遵循就近原则即可,准备好签证材料在哪签证都一样。拿北上广三大使馆来说,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工作人员配置都比成都和沈阳要大要多,大家可以在签证旺季7、8月份去查看各个地区的可预约时间选择,北上广可能都约到一个月后的时间了,成都和沈阳还能约到一周后的时间。
申请人多,出签的数量当然会多,举个例子:申请了100人拒签50人和申请20人拒签5个人,表面上看是签出了50人和签出了15人的区别,但是通过率分别是50%和75%,到底哪个通过率高呢?所以只从出签数量来判断签证是否容易通过是没有逻辑的。
在我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之际,我要感谢BHE一路以来的支持。他们的职业指导和实用建议使我成功地申请到了斯坦福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生项目。BHE不仅仅是导航者,更是我的朋友和伙伴,共同见证了我留学路上的成长和收获。感谢BHE,我期待着在斯坦福展开新的学术旅程。 - 斯坦福大学W同学 自然科学专业
黄一铭 Bryan Huang
Yvonne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