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冬奥会,“美国名校”含量也太高了吧!
女冰门将周嘉鹰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女冰副队长林绮琪是康涅狄格大学的毕业生,36天6金的谷爱凌也已经圆梦斯坦福了。
前几天,饶毅评朱易事件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我们的孩子都参与体育运动,但是只需要一般中学的校队、最多一些地区性小型比赛就完全可以申请哈佛、耶鲁。”难道体育真的是通往美国顶尖大学捷径?
美国招生官确实非常注重申请者的体育活动,虽然远不需要“世界冠军”那么高的门槛,但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对于体育运动的偏爱可见一斑。
体育运动:通往美国大学的捷径
关注留学圈的家长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大学里最受欢迎的不是学霸,而是体育明星。
甚至常春藤联盟也如此偏爱它:体育运动是学生本科经历的重要教育组成部分。
① 学生运动员――高校的宠儿
在美国,学生们可以以“学生运动员”的身份向学校提交申请材料,学校也更偏爱有运动员身份的学生,比如,2021年哈佛大学的录取学生中,学生运动员占据了10.4%的比例。
就普林斯顿大学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届招收的新生中有11.8%的学生是以“学生运动员”的身份被录取的。
从这两所高校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作为学生运动员拿到Offer的概率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更能让人看见一点希望。
所以也就有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2019年,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乔治城大学等在内的多所美国顶尖大学就被曝光“体育特长生招生舞弊案”,通过暗箱操作,一些社会名流的孩子可以通过输送贿赂成为所谓的“体育特长生”,在录取时获得更多优势。
和我们国内的艺考生一样,虽然说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情况其他学校好一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运动员申请大学更容易。
斯坦福大学招生办公室说,斯坦福录取的体育特长生学业成绩和体育特长都非常优秀,并且都达到了大学的入学标准。他们和普通学生唯一的区别在于,体育特长在录取标准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大而已,但并不意味他们的成绩不好。
② 体育运动――申请者的杀器
美国大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一味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哪怕是对于普通申请者来说,体育运动在招生负责人眼里也是非常重要的评判依据。
哈佛大学2025级新生中,体育运动占据课外活动的比例高达44.2%,体育活动能说明学生有着良好的竞争心态,以及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品质,申请者只要拿到一些地区性的小奖牌,就可以去申请美国名校(前提条件是标化成绩、托福这些硬件条件也要足够给力)。
为什么美国大学如此看重体育?
① 高等教育理念看重体育精神
美国人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格、品质以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而这些特质正是美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
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本德在一份报告中宣称,一个完全由学术成绩顶尖学生组成的群体是不健康的,不利于学生个体充分、全面的发展。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哈佛和其他顶尖大学的招生和培养人才的政策。
美国教育界认为,高等教育绝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培养考试成绩高、学术潜力大的学生,书呆子不可能有能力应付真实世界里瞬息万变的种种挑战,美国顶尖大学要培养是能够面对、分析、驾驭、处理复杂资讯和艰难局面的“全面的人”。
② 体育运动给学校带来名利
一个标准或者一种精神能够长久地贯彻下去,背后必然是有利益支撑的,在美国,体育运动能够给学校带来名望和利益的。
体育运动的门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收入,但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可以打开大佬的钱包!
校友捐赠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大款校友看到自己母校拿到冠军的喜悦,不亚于我们看到女足亚洲杯夺冠的心情,这时候校长如果提出一些捐赠款目,高兴得找不着北的大款校友们,怎么能拒绝呢?
而对于那些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学校里来说,体育比赛是“刷脸”的好办法,赢了一场比赛,就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关注度,由此就可以吸引更好的生源和更多的投资,学校也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万一遇上一个“天降紫微星”,虽然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也能够开张吃三年了。
谷爱凌夺冠之后,不少家长找到了鸡娃的新思路,孩子练一些体育项目是不是能够帮助申请美国学校?等等,不要把力气用错了地方。
在美国最受推崇的运动是橄榄球、足球等,而且美国中学也非常重视体育方面的教育,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体育活动,如果我们只是周末花几个小时参加特长班,在他们眼里这只是兴趣爱好,并不能算是特长。
SAT、托福等硬件条件可以突击过关,但是课外活动、竞赛等软性条件一定要早早铺垫,为了申请美国名校提前几年开始准备的学生大有人在。
BHE的团队为我提供了专业而贴心的指导,确保我的高中成绩和申请文书在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时都能够充分展现我的潜力。他们的精准分析和精心设计的培训计划让我成功地获得了MIT的录取通知。我感激BHE为我提供的无私支持,使我能够在未来追逐我的工程梦想。 - 麻省理工学院L学生 工程专业
Max Lin
Yvonne Yang